云视频智能停车收费的普及,是城市从无序走向治理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去年10月份,市交通开启整顿莆田市各个主次干道车辆占道等问题,到今年5月份的持续加力,现已在南门试点片区、荔城大道、东园路、延寿街、东圳路等主干道,凤凰山街道、龙桥街道、霞林街道、镇海街道、拱辰街道及市区背街小巷等非主干道启用公共停车收费系统。
为了加强治理力度,5月起,莆田交警在市中心城区启动交通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百日会战”,查处1.5万单。
惊人数字背后,其实人们更多关心莆田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的持续推进,能否真正解决了城市拥堵,车辆占道以及停车难的问题?
停 车 实 况
可以看到,在城市的主干道居民区块,车辆日常停放,大部分能够按规定正确停车。
走进城区办公楼区、大型商业楼、餐饮娱乐,映入眼帘的车辆乱停、占用自行车道、行人道等情况则较多,背后原因也与车辆汇入较多,车位不够、机动车乱停等原因。
据了解,即使是开始收费停车,但车主们纷纷反映车位依旧不好找,街上摩托车、自行车乃至其他杂物占道、不按车位乱停现象依旧还在上演。
这也突出了重点在人流量出入较多的区块,相对应的停车整治措施应根据实地情况变通整治。
城市治理并非能够一蹴而就,治理过程中各种新老问题也会慢慢暴露。
从免费转向收费,是莆田在整治停车难、乱停车问题上迈出新的一步,同时,智能停车收费系统也在不断优化。
最!新!消!息!
5月15日,
我市道路智能停车泊位收费系统进行升级,
道路停车泊位收费将按暂行调整后收费标准执行。
中心城区道路停车智能系统试运营至今,接听了大量车主用户的咨询电话,同时收集了宝贵的运营管理反馈信息和良好建议。我市在确保城区道路安全、有序、畅通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现行政策执行情况,现对原公布的收费标准进行暂行调整。
调整后的主干道收费标准:
车辆临时停放15分钟以内免费,超过15分钟纳入计费时长。
临时停放1小时以内收费3元,临时停放第2小时起加收3元(不足60分钟按60分钟计算),第3小时起每超30分钟加收2.5元(不足30分钟按30分钟计算),第4小时起每超30分钟加收3元(不足30分钟按30分钟计算),此后类推,同一车辆当天24小时以内(含免费停放时段)最高收费为35元。
同一辆车每月最高收费500元。
调整后的非主干道收费标准:
车辆临时停放15分钟以内免费,超过15分钟纳入计费时长。
临时停放1小时以内收费2元,临时停放第2小时起加收2元(不足60分钟按60分钟计算),第3小时起每超30分钟加收1.5元(不足30分钟按30分钟计算),第4小时起每超30分钟加收2元(不足30分钟按30分钟计算),此后类推,同一车辆当天24小时以内(含免费停放时段)最高收费为25元。
同一辆车每月最高收费500元。
其它的按原发布的收费标准执行。5月15日00:00至2:00升级期间,国投易泊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缴费、查询、绑定车牌等功能将暂时无法使用。系统升级完毕后,道路停车泊位收费将按以上暂行调整后收费标准执行。
据了解,智能停车位从“五一”假期到目前已增至2924个。而后期停车位还会陆续增加,以缓解中心城区车位紧张问题。停车位采取即安装即收费的模式增加,除南门片区外,荔园东路、荔园西路、荔园南路、梅园西路、荔成中大道、东大路等128条路段均已收费。
智能停车正在掀起莆田市车辆治理的浪潮,不合理的城市弊病也会相应在这个浪潮中被淘汰。为了使有限的公共空间得到盘活,维护市民利益,共建文明城市,车主们也应顺应浪潮,与城市治理共同进步。
建站咨询热线
0514-8222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