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总体来看,目前新乡高新区市场主体普遍对该区优化营商环境有较高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直以来,新乡高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以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导向,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要求,创新服务举措,全区121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达到工作目标,持续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用真招实招破解企业发展瓶颈,为新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
《河南日报》9月4日1版版样截图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振杰 任娜 通讯员 高创
卖鞋垫,一年能卖出一个多亿。
10年时间,从几个人,一间厂房,到数百人,两个厂区,河南邦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不禁感慨道:“新乡高新区给了我们很多意外和惊喜!”
2012年,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李宁和伙伴来到新乡投资创办了一家鞋垫企业,自嘲和“高新”关系不大,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能受到什么优惠优待,然而令他吃惊地是,自己最终竟一项政策优惠也没落下。
“不找人,不用申请,真金白银就直接打过来了”李宁笑道,这些年政府返还的税收、各类补贴少说也有数百万元。
还有用地、知识产权、商标、专利方面,遇到问题新乡高新区总会主动服务,让他们一心一意投入到研发生产之中。
鞋内菌群、异味产生原理、运动力学、医学矫正……而河南邦尼也确实没有令人失望,不仅产品越做越多,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期间更是起草了1项鞋垫抗真菌性能检测的相关国际标准,就连我国《鞋垫》的行业标准也是由其起草制定的。2022年,其鞋垫产品销量为1.3亿元!
在新乡高新区,企业都像河南邦尼一样感受到政府满满的诚意和“心意”。帮助华兰生物获批多个血浆站,解决了351亩的新增建设用地;帮助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融资9500万元;帮助新飞电器、娃哈哈等12家企业通过线上直播招聘的方式解决了用工难题……企业集聚,项目更新,成果出新,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地方是否具有突出的吸引力,关键看的是营商环境。
企业集聚,项目更新,成果出新,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地方是否具有突出的吸引力,关键看得是营商环境。
近年来,新乡高新区按照“一抓两优三高地,三清三建三满意”整体工作布局,持续在服务举措、服务方式、服务路径上下功夫,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优化服务,拼出发展的“硬实力”——
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与银行、市场、商超等网点合作建立“政务服务基层服务站点”,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在全市率先推出企业开办大礼包;在全省率先推出“无感续证”服务、实现“用地、工程”规划许可合并办理;构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提高获得信贷便利度;打造“云税直播”间,线上解读政策、讲解办税流程。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群众的便利度。
服务方式不断拓展。推行专员服务制,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周例会制度,将辖区内一万余家企业按行业领域进行分包回访,了解企业“难点、堵点”问题,建立台账,对账销号;开展政务服务大回访,在服务事项办结后30分钟到2个小时内,以现场问卷和电话回访的形式,了解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推出柔性执法“七不准”“七必须”,对执法内容进一步明确,确保执法行为文明、公正。
服务路径不断深化。制定企业投资备案、申报上级项目和资金的“政策明白卡”,全面贯彻“马上办理、马路办公”工作机制,提供专员对接辅导,送政策上门;加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力度,根据企业不同特点,一企一策进行辅导,引导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增加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紧盯规上重点企业和行业龙头,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建立企业上市梯度培育体系,根据企业上市成熟度,打造不同的培育库,实现企业上市梯度接续效应。
用心耕耘,必有收获。如今,新乡高新区持续创优营商环境结出累累硕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稳居全省第3位;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和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获批科技部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2022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达规入库企业3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规上企业数量比重居全省第一方阵。
实践者说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乡高新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持续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不断改革创新、优化服务,持续释放活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努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新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彦斌
建站咨询热线
0514-8222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