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来啦!
川沙新镇荣获
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街道(乡镇)称号!
川沙新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荣获
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
— 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 —
(街道(乡镇))
浦东新区
陆家嘴街道 洋泾街道 浦兴路街道
惠南镇 泥城镇 祝桥镇
沪东新村街道 东明路街道 周浦镇
花木街道 高桥镇 唐镇
塘桥街道川沙新镇书院镇
金桥镇 周家渡街道 南汇新城镇
老港镇 三林镇 张江镇
北蔡镇 南码头路街道 高行镇
—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浦东新区
中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
浦东新区民政局
浦东新区教育局
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
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
共青团浦东新区委员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
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浦东新区花木街道钦洋社区管理中心
浦东新区金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浦东新区周浦镇周欣社区中心
……
据悉,川沙新镇已经连续多届获得
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街道(乡镇)称号
手动点赞~~
关于爱国拥军
川沙新镇是怎么做的呢?
以一流的双拥工作推进一流的城市副中心建设
一、高度重视放重心
川沙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
·新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双组长”挂帅,党委副书记、武装部长和副镇长任副组长
·每年召开双拥专题会议,研究双拥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为新镇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内容
·确保每年双拥工作经费充足
·健全和优化镇—社区—村居三级组织网络
每年9月30日全体党政班子、机关干部在川沙烈士陵园参加浦东新区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在春节、“八一”节等重大节庆期间,党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访共建部队及重点优抚对象。每年清明前夕,新镇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一起祭扫革命烈士,缅怀革命先烈,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镇副处以上干部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军营一日”活动,在接受国防教育的同时与部队官兵一同分析讨论国防建设与地方建设的形势。
二、宣传引导聚民心
01积极营造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镇中心大型电子屏和社区、居村委宣传画廊等宣传平台,在交通要道设置宣传广告牌、在居民区和沿街悬挂横幅等,面向居村民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双拥政策,宣传优抚对象、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优秀事迹,在全镇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双拥工作氛围,使“拥军优属,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
02 创建“双拥一条街 ”
根据本镇实际,选择全长2.1公里的新川路创建。目前已有多家单位参与新镇双拥活动,观澜小学充分利用一墙之隔的国防教育基地——古城墙公园,开展国防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国防意识;新华书店、银行和超市等商业机构与服务窗口设立“军人优先”标牌,制定“三优一满意”服务公约,对伤残军人、现役军人等对象优先提供服务。
03开展多样化宣传活动
每年开展以国防知识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兵役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板报巡展活动,展出板报330块;组织国防知识书面答卷活动,共计回收答卷2000余份;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系列活动;积极向区双拥办、《浦东双拥》简报和双拥网站等宣传媒介投送信息稿件9篇。
三、深化“三同”显齐心
01同学创新理论
每年春节前夕邀请部队参加座谈交流研讨;邀请部队主官参加新镇中心组学习,共同学习和交流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开展部队走访和慰问活动。
02同树文明新风
坚持每年单月会同部队、社区服务中心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上街开展各类内容的为民服务活动,坚持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向南京路上好八连学习”活动,2015-2020年来为民众服务近7800人次。
03同建和谐平安
组建30人的民兵应急分队,处置突发事件的发生。每年在防汛防台期间发挥民兵作用,由应急分队成员执行党委政府布置的任务。如防台风“利奇马”过程中,出动民兵37人次参加建筑工人集结点维稳活动。组织军警民参与清明、冬至祭扫安全保障工作。每年祭扫高峰期间,组织50-60名民兵及部分公安民警和消防部队官兵到人流量、车流量大的城区三个公墓,协助治安巡逻、维持交通秩序和火灾防范 。
四、办好实事暖人心
01基金化运作保障
新镇建立拥军优属财政保障基金,用于优抚对象的帮困救助,积极参与拥军优属基金款项的募集工作。
02多元化做好实事拥军
与川沙消防中队开展“爱在红门”主题婚礼活动;为某预备役导弹营送去水产养殖技术;支持某导弹营赴内蒙古草原机动训练,提供速食食品与保暖物品;每年为川沙消防中队退伍老兵回原籍前赠送纪念品,感谢他们在保卫川沙建设成果中作出的贡献。
03全程化完成征兵动员
2015年至2020年共输送兵员108名,五年来,川沙新镇人民政府连续被市、区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开展故乡指导员活动,坚持每年在新兵训练初期,赶赴部队探望新兵,并参与思想教育,防止出现思想波动。要求出兵单位不定期给新兵寄“家乡信”。
04社会化促进拥军
新镇、社区、居村关心重点优抚对象的日常生活,了解实际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军民参与社区共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与武警、消防部队长期共建结对,社区、居村在端午节组织“粽香情”等活动,为部队官兵送去节日问候,送去本土的文艺演出。
五、依法优抚稳军心
01“关爱功臣”项目施行
五年来,川沙新镇定期开展关爱功臣项目,项目服务对象523名。
02“双拥优抚之家”建设
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有示范类双拥优抚之家,位于妙川路950号,面积908平方米,定期开展活动,及时向区宣传平台进行信息报送。
03抚恤补助实施
五年多来共计发放抚恤补助金3741.47万元。
04退伍安置保障
2015至2020年共安置退伍军人197名,其中退伍义务兵153名,复员士官35名,转业士官9名。在劳动力安置时,新镇人民政府对农村退役军人实施优先原则,五年共优先安置农村退役军人165名。
05优抚信息完善
对各类优抚对象建档立卡,截止目前共有5421名优抚对象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光荣牌悬挂5340块。
06优抚对象服务
对困难优抚对象进行走访,五年来发放慰问金77.05万元。推荐培训就业,关心辖区内优抚对象的技术培训与上岗就业,组织就业援助员对军嫂和烈军属子女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五年来开展对失业的优抚对象职业培训班5次,开展针对优抚对象的招聘会5次。
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川沙新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做了哪些工作呢?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了拥军优属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由党政班子成员以及办公室、综合管理科负责人,工青妇组织负责人任组员。办公室负责拥军优属具体工作,落实工作目标、牵头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建立了拥军优属工作制度,努力使拥军优属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持续化,做到全年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日常工作有记录。
二、加强军民共建,开展经常性双拥活动
与武警上海执勤第二支队执勤七中队长期建立文明共建结对关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订结对方案,签订共建协议。每年开展“军民共庆‘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向部队赠送饮料、毛巾、洗发水等劳防用品、防暑降温用品;开展联谊联欢活动,增进军地友谊,团结军民关系;组织“体验军营一日”活动,安排党员、团员青年参观部队,感受部队严明的纪律、坚决服从的工作作风和祖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意识,提高政治觉悟,进一步牢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提供就业帮助,开展就业推荐服务
1.退役军人就业。每年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营造零距离,最贴心的创业就业服务氛围,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就业;积极开展对退役军人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拓宽就业范围;同时重视加强心理疏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顺利完成身份转换。2015年至2019年,共计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5场,参与用人单位129家,提供就业岗位925个,求职人员436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34人次。
2.军嫂和军烈属子女就业。一是对军烈属子女、军嫂的就业状况进行摸底,建立信息库;二是对有就业愿望的人员积极开展就业援助,组织他们参加创业与职业技能培训;三是积极与用工单位沟通联系,鼓励企业腾挪岗位,优先推荐就业。
四、做好军烈属帮扶,维护民心社会稳定
川沙新镇军烈属比较多,社区中心每年都组织村、居委的专管员对军烈属家庭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对有特殊困难的军烈属人员,派专人上门进行慰问,并安排专管员互助结对,及时跟踪反馈他们的生活情况。
五、主动排忧解难,提供专业便捷服务
充分利用社区中心政策资源,为部队官兵提供专业便捷服务。凭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上海市烈士遗属优待证》、《上海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优待证》,在窗口受理大厅可享受优先办理,提供专人指引服务。多次组织党员志愿者去部队,现场为官兵提供劳动保障、医保社保、开业创业、居住证办理等方面的政策解读。组织中心的生活服务志愿者队伍慰问部队,提供修理小家电、理发、测血糖、量血压、修补衣物鞋袜等便民服务。
六、征地劳动力安置评定,退伍军人优先
社区中心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在各安置项目中,优先筛选出退伍军人,提醒其提前做好军龄认定,给予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由专人跟踪全过程,确保安置顺利完成。近5年来,共计优先安置退伍军人165人。
牢记双拥工作“初心”
担负双拥工作“使命”
立足新起点,启航再出发
努力提升双拥工作新水平
为争创浦东双拥模范城砥砺奋进
建站咨询热线
0514-82222378